一、熱點背景: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在我國發展特別是產業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企業正常生產就能保障國家經濟正常運行,就能給大家創造就業機會,大家有收入,家里就有了保障。經濟增長的半壁江山由中小企業支撐,這不僅是因為中小企業不僅涉足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和各行各業,而且在活躍市場、就業創業、積累社會財富、增加稅收、技術創新等方面都有積極的貢獻。然而中小企業因為規模和資金有限,抗風險能力弱,易受突發事件影響,必須多措并舉,從企業和政府兩個方面形成合力,增強企業化危機為機遇的本領,進而提升企業抗風險的能力。
二、題目展示:
隨著疫情得到進一步的控制,國家陸續實施了減免企業成本、增加企業再貸款、員工返崗直達運輸等一系列措施幫助企業復工復產,但是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率沒有達到預期。這次疫情的爆發暴露了中小企業在應對大型突發事件的不足。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題】
1.提出觀點:
企業發展可以增加稅收、革新技術、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對經濟以及科技發展起到了巨大的貢獻。而中小企業更是其中的主力軍,不僅可以帶動個人就業,更能細化產品服務,提供個性化選擇。但是疫情過后也暴露了中小企業許多問題例如原材料供給不足、無法留住或招聘到優質員工。面對這些問題,企業和政府應該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2.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1)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一方面原因是中小企業自身資金少、體量小。導致遇到突發事件時無法提供更多資金渡過難關,同時供應商因為其體量小而不重視;
(2)另一方面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大多是基于發展的,并沒有針對的突發事件應對的政策,導致政策跟進不及時,無法解決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
3.提出應對措施的意義:
(1)提升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使得中小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2)提高政府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節省時間,不會對經濟造成大的影響;
(3)減少中小企業風險促使更多人創業。
4.具體措施:
(1)政府方面應根據此次疫情,深入了解、調研各類型中小企業再突發事件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產生問題原因,根據不同原因提出相應的應急政策,例如可以增加應急貸款額度以及調低利率,在運輸上予以一些補助等讓中小企業可以在突發事件后可以正常投產;
(2)企業自身也應該重視企業文化的培養,在無法通過提供福利留住和吸引員工時可以通過企業文化增強凝聚力和吸引力,保障人才。同時可以借助政府相同類型的中小企業組成聯盟,增加體量的同時可以共同抵御風險,增加抗風險的能力。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