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不同功能及造型的椅子,初步學習椅子設計的基本知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欣賞、討論、實踐運用立體紙工的形式,設計出各種不同造型的椅子。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設計、敢于創造、勇于探索的學習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制作外型美觀、造型大膽的椅子。
【難點】
設計的椅子具有美觀性、舒適性、實用性的功能。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課件、卡紙、皺紋紙、瓦楞紙、膠水、剪刀、美工刀等。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設置謎語,導入新課
老師帶來個謎語,請大家猜猜看:“小平板兒,還有腿兒,休息會兒,靠著背兒”,打一物,同學們能猜出是什么嗎?學生回答:椅子。
教師小結:椅子不但供人休息,還記錄著不同的故事。無論兒童的小木椅,還是老人的竹搖椅,都承載著我們的記憶。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椅子文化、研討椅子的設計制作方法。順勢導入新課《椅子的設計》。
活動二:直觀感知,歸納總結
(一)介紹椅子文化
展示椅子圖片,并提問:說到椅子的文化,你知道椅子的起源嗎?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漢魏以前,古人席地而坐,沒有椅子。漢魏時期由北方游牧民族傳入,才開始出現最早的椅子“胡床”。到了南宋,出現的交椅又叫“太師椅”,在那個時候交椅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坐第一把交椅”就成了首領的代名詞。
(二)椅子的構成
今天我們所用到的椅子可是五花八門,各有千秋。繼續出示椅子圖片,提問:現代的椅子和傳統的椅子之間有什么區別?觀察圖片中各式各樣的椅子,它們由哪幾部分構成?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1.椅背:分高低兩種,高的略高于人的坐高,低的應低于肩高。
2.椅面:一般略大于人的臀部,常分軟坐面和硬坐面兩類。
3.椅腳:能使椅子放穩,高低根據使用要求和坐著舒適為準。
(三)椅子的設計
教師出示不同種類的椅子圖片,引導談話:這兩組椅子在造型上有什么特點?學生思考得出,第一組以線元素進行排列形成面進行設計制作;第二組外形上又像滴落的牛奶,造型仿生。教師總結,椅子設計造型大膽、美觀,都具備實用功能。
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同造型和不同功能的椅子,例如口腔醫院提供給病人所使用的椅子,它的功能中就有一種是為了讓病人在看牙齒時能轉移注意力,椅子上特意加裝了電視和按摩設備。提問:在我們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舒適、美觀、實用的椅子呢?學生分小組交流。繼續追問:他們的基本結構都一樣,那哪里不同呢?設計師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小結:為誰設計,這是設計師在設計前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理解設計是為人服務的,所以設計首先要“實用”。為了讓自己坐的舒服一點,設計師又在實用的基礎上讓椅子變的舒適些。當這兩個要求達到后就開始追求椅子是否美觀,于是設計師又加入美觀的元素在里面。
活動三:示范操作,實踐練習
(一)教師演示
演示用折紙的方式制作椅子,講解要領:
①構思造型,畫出草圖。
②剪去多余的部分和花紋。
③進行折、卷、粘貼。
(注意外形的比例和色彩的搭配,造型美觀有創意。注意用具安全。)
(二)學生實踐
學生嘗試創作,要求:1.運用折、剪、卷、貼、插等方法,制作造型新穎、功能多樣、色彩和諧的椅子紙作品。2.大膽創新,設計、制作的椅子實用、舒適、美觀。3.可另附設計說明。
(教師巡視指導過程中針對共同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及時糾正。表揚有創意的作品;對個別學生進行技法指導。)
活動四:交流評議,拓展延伸
(一)學生展示交流
1.開展“新銳椅子設計大賽”學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紹自己的設計思路和制作方法。
2.學生互相展示作品,并從造型、功能、舒適度等方面交流評議。
3.教師總結評議。
(二)拓展延伸
課下還可以搜集不同的廢舊物品把它變成一張精美的桌子,和你的椅子配成套。
五、板書設計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