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涉及人民群眾利益的大量決策和工作,主要發生在基層。”基層治理好了,社會治理的基礎就實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地方和基層都在不斷地探索和推進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9月22日,“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J市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某研究室主任在啟動儀式上作主旨演講。
近日,在J市舉行的“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某研究室主任在啟動儀式上作主旨演講: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對于該演講主題你怎么理解?
中公解析
觀點:主任此話的核心意思是在強調基層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基礎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重視基層治理工作。
重要性:第一,基層是一切制度體系的出發點也是治理能力體現的落腳點,尤其是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移之后,國家治理的重心進一步向基層治理靠近,從而更好的幫助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第二,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一環,起到上情下達與下情上達的重要作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就充分說明了基層治理的不可或缺性;第三,基層是黨貼近老百姓的重要途徑,不僅是黨對群眾的治理途徑更是黨傾聽民聲的重要途徑,如此才能進一步的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就像習總書記說的政策好不好要看老百姓是哭還是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第四,目前基層治理還存在諸多問題,如慵懶散、夾生干部、二傳手干部等,所以習總書記的指示也對基層干部的工作開展有指導性作用。
落實:首先,強化基層治理理念,自上而下的傳遞走群眾路線、共治共建共享等理念,尤其是讓基層干部明確自身肩負的重要歷史使命;其次,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進一步完善基層治理制度,根據各地基層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創新治理方法,與此同時通過培訓進修、經驗交流、自我批評與總結等方式著重提升基層干部的治理本領;最后,發揮基層的雙向治理作用,走群眾路線,深入群眾家中與田間地頭聽民聲解民憂,讓基層治理真正發揮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作用。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